作者:荆增福
山西财贸系统五所干部学校,是山西财经学院的前身;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又是山西财经大学的前身。因此研究财大的历史,对五所干校的历史也应该有所了解。下面就概括介绍一些五干校的情况。
一、五干校的全称及由来
按照财院史料记载和省委、省政府行文,五干校的全称应是:
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、山西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、
山西省财政干部学校、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、
山西省粮食干部学校。
需要一提的是,在山西财经学院成立之前,于1958年7月有过一次短暂的小合并,即商业干校和供销合作干校的合并,合并后名称为“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”,校址在供销合作干校(老军营)。财政干校和银行干校的合并,合并后名称为“山西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”,校址在商业干校(坞城路)。粮食干校未动。此时,五干校已变成三干校。由于合并后的时间不长,加之人们的习惯叫法,人们一直亲切的称为“五干校”。
1958年7到8月在此基础上筹备成立山西财经学院。1958年9月1日筹备工作完成并宣告山西财经学院诞生。1958年9月10日,举行开学典礼暨成立大会。至此五干校的历史使命就圆满完成。
1958年8月22日《山西日报》刊登山西财经学院开学启事
二、五干校训练班始建时间和干部学校正式命名、挂牌时间
山西省商业厅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2年7月,1953年6月正式命名并挂牌为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;
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2年6月,1953年正式命名并挂牌为山西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;
山西省财政厅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1年7月,1955年正式命名
并挂牌为山西省财政干部学校;
山西省人民银行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1年,1956年正式命名并挂牌为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;
山西省粮食厅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3年,1957年6月正式命名并挂牌为山西省粮食干部学校。
三、五干校的领导体制及主管部门分工
五干校是实行校长负责制。各校建有党支部或党总支。商业干校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商业厅主管;供销合作干校是由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主管;财政干校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财政厅主管;银行干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主管;粮食干校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粮食厅主管。
中共山西省委财贸政治部对五干校实行政治统一领导。
四、五干校创建的历史背景
五干校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,国家开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转变,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要实施的时候,山西刚接收阎锡山的旧政权,山西财贸工作百废待兴,山西人民生活亟待稳定。
当时财贸系统成立了许多公司(有百货公司、食品公司、花纱布公司、烟酒公司、盐业公司、医药公司等)。有了众多公司,工作人员却极度缺乏,形成人们所说的“有庙无神”或“庙多神少”的状况。为了解决人员的缺额,于是便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招干工作。
这些新招的人员,需要先培训再上岗,可是山西当时省政府有行政干校,省委后来也有党校,而财贸系统却没有财贸干部培训的机构。所以,有条件的财贸各厅局便开始筹办培训机构。经过短时筹备,从1951年到1952年便陆续诞生了五所干部培训学校。
五所干校的创建,是山西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,而且也都是由小到大,由不完善到完善,由不正规到正规。
五、干校发展分为两个阶段
1951年到1952年为办学初始阶段,1953年到1958年为办学发展阶段。这两个阶段有许多不同点,下面就把这两个阶段作一下对比。
1.培训目标不同
办学头两年,主要是解决财贸队伍数量不足问题。通过短期培训提高思想觉悟,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。从1953年开始,培训目标重在提高财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,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工作能力,解决财贸队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问题。
2.招生对象不同
办学初期主要招收社会闲散人员、私人商号的店员、旧机关退下的人员、“三反五反”有小错误的人员。到1953年少部分学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财贸系统在职年轻骨干职工、科股长、经理、初高中应届毕业生。
195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招生广告
1952年11月2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西省分公司招生广告
1952年10月11商业厅贸易会计训练班招生广告
3.培训时间长短不同
1951-1952年,培训时间比较短,一般为1-3个月。1953年以后学习时间较长,有半年、8个月、一年不等。
4.班级、专业设置不同
办学初期,班级、专业比较单一,就是政治班一种,只学习政治课。从1953年开始,学校根据业务单位的需要,班级越来越多,有理论班、会计班、统计班、计划班、物价班、文化班等。专业设置也随之多了起来。
5.开设课程不同
办学初期,学习的课程是《形势与任务》,主要是思想教育、思想改造。到1953年,政治课有:《哲学常识》、《政治经济学常识》、《社会发展史》、《过渡时期总路线》。专业课有:《会计原理》、《会计实务》、《会计制度》、《统计原理》《统计实务》、《统计制度》……等。
注:专业课没有现成课本,都是老师现编、现印、现发,全是活页油印本。那时打字机也很少,多是蜡纸、钢板刻印。
1955年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两本教材
6.教师队伍不同
1953年前,基本上没有专职教师,大部分是由财贸系统派借的。有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经过一段教学实践,能胜任教学工作,本人同意留校的,便办理调动手续。不胜任教学工作或本人不同意留的,便回原单位。1953年以后的干校,就有了专职教师队伍,且成立了不少教研组(室)。如:财务会计教研组、统计教研组、计划教研组、物价教研组、商业政策教研组、文化课教研组等。
教师来源:短训班教师是从兼职教师中挑选。专业班教师是从学生中选留;有的再送外地进修;各厅局选送;少量大学生毕业分配。到1958年7月,五干校专职教师已有100多名。
7.校舍条件不同
1953年以前,各干校的办学用房,基本上都是租用的民房。教室多是库房改造,上大课有的在野外树林里支块黑板。有的教室没桌凳,用木板搭在砖头上,办学条件非常简陋。
商业干校在祁县乔家堡、瓦屋村办学;
供销合作干校在太原并州路办学;
财政干校在太原青年路办学;
银行干校先在太原后到平遥、太谷办学;
粮食干校在榆次大同街办学。
1953年以后,商业干校在太原坞城路、供销合作干校在太原老军营、粮食干校在太原新正街分别选址建校。1955年以后,这三所干校都陆续搬入新校址,从此,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8.办学规模不同
1953年前,各干校在校生人数很有限,只能容纳100—300人。1953年以后,每个干校能容纳300—500人,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。
到1958年7月,五干校为财贸系统总共培养23000多名干部,其中不少都成为财贸部门的领导。
9.管理方式不同
1953年前,专职管理人员很少,只有总务、文印、炊事员、班主任等必要的管理人员。刚成立的干部训练班,有的设主任一人,有的直接由各厅局人事处管理。
1953年以后,学校管理人员逐年增多。学校配备了校长、副校长,成立了必要的科室,干校由训练班科级升为县团级。到1958年7月,五干校共有教职工285人,其中:商业干校83人、供销合作干校91人、财政干校29人、银行干校40人、粮食干校42人。
现在(2019年)财大离退休的原五干校人员只剩15人。
根据以上情况,可以看出,五干校的建立,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,也填补了山西历史上没有财经教育的空白,为山西财经学院的成立创造了条件。五干校为财院培养了师资,为财院锻炼成长了一批教学管理干部,为财院提供了办学校舍,为财院积累了办学经验。在纪念校庆和回忆校史的时候,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干校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感谢原副省长武光汤、财贸部长张移风和主管各厅局对学校发展的关怀与支持,衷心祝福财大越办越好,早日成为全国一流财经大学。